时间:2020-08-26 08:49:39
黑龙江垦区每年的大豆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目前大豆的中低产面积还较大,主要是一些地区机械化单项技术综合组装不够,加之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关键措施不到位,严重制约着大豆的产量,所以本项成果推广应用的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在大豆生产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项技术可在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85%的面积推广应用,如达到850万亩,预计可增产大豆33830公斤,可增加 经济效益57511万元。该技术也可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具有机械化作业条件的地区应用,其增产幅度在15-30%。 技术说明本研究任务来源于农业部农垦司,主要应用于大豆农业生产中,该项目在实施中根据不同生态区特点,针对大豆生产中违误农时、品种选择不当、作业标准不高及“三垄”栽培技术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在垦区8个分局的11个农场推广实施。
主要是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大面积应用大豆各衣剂和微肥、药剂拌种技术,大力应用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强化农时观念,提高标准化水平,大力应用配方化学除草技术,加强中耕深松应用旋转锄松土灭草。深施肥技术,节本、增效技术、航化叶面喷肥技术和机械化低茬收获技术等。在项目实施上突出抓好“六加强”、“六保证”。
1、加强领导,全方位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2、加强管理,施行目标管理,保证完成合同任务;
3、加强技术培训,保证各项技术措施及时准确实施;
4、加强投入,保证项目需要的资金;
5、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力度,保证关键技术措施应用;
6、加强检查、指导、服务、验收、总结交流工作,保证全项技术措施到位,全面提高大豆生产各项作业标准化水平。
该项目两年累计完成面积246.7万亩,平均亩产146.9kg,比前三年平均亩产提高37.2%。使1993年垦区大豆平均亩产和大豆总产双超历史。